任务文章 2023-04-28 12人已阅读

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要求,为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有效保护公众健康,制定本指引。本口罩指引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动态优化调整。各地各部门可根据本地和行业实际,参照本口罩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除规定场景外不用戴口罩了?官方回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4月12日,国家疾控局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印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的通知》。通知中说明,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制定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公众佩戴口罩指引
(2023年4月版)
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要求,为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有效保护公众健康,制定本指引。
一、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期间。
2.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期间。
3.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
4.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5.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6.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二、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1.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2.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
3.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4.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且没有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三、可不佩戴口罩的常见情形或场景
1.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
2.人员相对固定的室内工作场所和会议室等。
3.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但有明确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4.对于定期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的特定人员,如庆典活动演职人员、仪仗队队员等,在参加大型活动时。
5.进行运动的人员,佩戴口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时。
6.3岁及以下婴幼儿。
7.学校师生在校期间。
四、口罩选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无呼吸阀),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五、其他注意事项
1.除以上情形或场景外,个人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需求自主选择是否佩戴口罩。
2.心肺功能障碍人员应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口罩。
3.有关公共服务人员所在机构应当为其配备符合相关要求的口罩,并设立独立废弃口罩收纳装置。
本口罩指引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动态优化调整。各地各部门可根据本地和行业实际,参照本口罩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
信息来源:国家疾控局
除规定场景外不用戴口罩了?官方回应相关阅读:
现在还用戴口罩吗?怎么戴?钟南山、吴尊友最新发声→
近日
戴口罩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
#钟南山称条件允许可不戴口罩#
冲上热搜
据南方都市报消息,3月31日上午,单药3CL靶向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来瑞特韦片研发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关于“什么时候可以不戴口罩”,钟南山这样说。
戴口罩要求可以调整了
近期,全国多地不再强制要求旅客搭乘地铁时佩戴口罩。也有研究认为,冬春流感流行季呈“滞后性”和“高水平流行”两大特征,背后均与“戴口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密切相关。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口罩还要不要戴?
对此钟南山院士认为,过去三年,戴口罩是一个很好的预防病原体的有效手段,但疫情发展到现阶段,佩戴口罩已经可以成为非强制性的措施。“人群长时间低暴露于流感等病原体,鼻腔缺少刺激,对人体自然免疫力的形成不利,进入4月以后,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可以不戴口罩。”
吴尊友谈戴口罩
4月2日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微博发文,回应了“口罩还要戴多久,什么场合要坚持戴,什么场合可以不戴”等多个问题,全文如下:
居住小区,有几位老人,戴着口罩,晒着太阳。
大街上,行人匆匆,少数人戴着口罩,多数人没戴。
口罩还要戴多久,什么场合要坚持戴,什么场合可以不戴,这既是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管理问题,同时也与三年防疫培养的个人习惯有关。
戴口罩,主要是从保护健康的角度考虑,特别是预防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我们先看看当前的疫情形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其网站公布了截止(到)2023年3月30日的最新疫情信息。3月30日,全国日报告核酸检测阳性人数已经下降到低于3000例,回落到2022年10月份的疫情水平。全国每日报告核酸检测阳性的人基本上是主动检测发现的,而且是全国性流行期间没有“阳过”的人。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死亡人数上周为零,且已经连续数周为零。可以说,这波已经基本结束。
从世界卫生组织截止(到)2023年3月29日报告的全球新冠疫情来看,自2020年3月以来,全球每周报告新冠发病人数首次下降到10万例以下;全球每周报告新冠死亡人数首次下降到千人以下。无论是发病人数,还是死亡人数,都下降到了新冠大流行以来的最低点。这组数据预示着全球新冠大流行将趋于结束。
流感流行季节即将结束。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阳性率监测来看,过去三周流感流行已经趋于平稳。随着天气转暖,流感病例数还会进一步下降。
在这样的疫情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戴口罩?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对于戴口罩,目前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一定要随时随身备用口罩。
对于明确要求戴口罩的场合,比如参加会议,会议举办方要求大家戴口罩的,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仍然要求乘客都要戴口罩的,按照规定执行。
出入特殊机构或场所,比如敬老院,特别是那些在全国性流行期间未出现疫情的机构或场所,一定要遵守机构或场所关于戴口罩的相关规定。
对于没有明确要求戴口罩的场合,比如出入宾馆、商场、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可以根据本人情况,自行决定是否戴口罩。
在人员密集而通风又不好的场景,比如医疗机构的就诊场所,建议戴口罩。
出现沙尘天气或严重空气污染的天气时,户外活动建议戴口罩。
出现发热或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建议戴口罩。
家有老人或小孩或有抵抗力低下患者的家庭,如果同事出现咳嗽、发热等呼吸道症状的,建议戴口罩。
在公园、大街、社区等宽敞地方,可以不戴口罩。
合理佩戴口罩,保护你我健康。
多地回应搭乘地铁是否需要戴口罩
近期,搭乘地铁时是否还需要佩戴口罩的问题引发关注。目前,北京、上海等地进行了回应。
北京
记者3月30日从北京地铁了解到,目前北京地铁尚未接到相关调整的要求,乘客进站乘坐地铁时仍需佩戴口罩。
一位北京地铁工作人员表示,在遇到没有佩戴口罩的乘客,工作人员会劝导乘客将口罩戴上,同时站内也会为忘记佩戴口罩的乘客提供口罩。
上海
3月30日,上海地铁服务监督热线工作人员称,目前乘坐上海地铁已不强制要求乘客佩戴口罩。为了乘客的健康,建议乘坐地铁全程配戴口罩。
广州
3月29日晚,广州地铁回应,目前,广州地铁在乘客进站时会提醒乘客佩戴口罩,但不作强制要求。地铁公司表示,地铁是人流密集场所,为保障乘客健康出行,建议乘客尽量佩戴口罩。
西安
西安地铁工作人员近日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建议佩戴口罩,但不作强制要求,工作人员看到有人未佩戴口罩,会进行提醒。
南京
日前,南京地铁工作人员表示,现已不强制要求佩戴口罩,即使没有佩戴口罩,也可以正常乘坐地铁出行。
成都
成都轨道集团近日回复,成都地铁倡导公众遵守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坚持勤洗手、戴口罩。目前,成都地铁通过语音广播和人员现场提醒的方式,倡导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郑州
3月30日,记者从郑州地铁处获悉,目前郑州地铁通过语音广播和人员现场提醒的方式,倡导市民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并不强制要求乘车时佩戴口罩。
这些教学场所不强制要求戴口罩
3月13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技术方案(第七版)的通知》,明确高校、中小学不强制要求师生佩戴口罩;幼托机构幼儿在园期间不佩戴口罩,教职员工在园期间不强制要求佩戴口罩。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文章综合自 | 央广网、央视网、中国普法、中国教育报、教育报官网
编辑 于敏
游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