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速由负转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线下载 > 软件资讯 > 热门资讯 > 正文

淄博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速由负转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任务文章 2023-04-22 12人已阅读

详情

淄博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速由负转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山东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在近几十年来因为产业传统和转型困难,逐步被广东和江苏拉开了差距。尤其是近十年来山东经济没有江浙粤三省那么活跃,所以在各项指标上落差越来越大。全年一般预算收入虽然还是没有江浙粤三省增速那么快,但在全国来说并不算差。2020年山东一般预算收入总额6560亿元,增速0.5%,基本上还是稳定住了大局,恢复到了去年同期水平。省内表现最为优秀的是菏泽和临沂,2020年两市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分别高达7.2%和6%。而临沂一直保持着省内财政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临沂的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比例高达83%,全省第一,也是唯一高于80%的城市。淄博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速由负转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山东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在近几十年来因为产业传统和转型困难,逐步被广东和江苏拉开了差距。尤其是近十年来山东经济没有江浙粤三省那么活跃,所以在各项指标上落差越来越大。

但是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一年中,山东还是能够稳定住了经济运行大局,在出口、工业、投资等领域都稳定向上。全年一般预算收入虽然还是没有江浙粤三省增速那么快,但在全国来说并不算差。希望山东的动能转换尽快获得成效,跟上脚步。

2020年山东一般预算收入总额6560亿元,增速0.5%,基本上还是稳定住了大局,恢复到了去年同期水平。但相比江苏浙江两省都是近3%的增速来说有点落寞吧。尤其是排名高于山东的浙江,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高达7248亿元,扩大了对山东的优势。尤其是浙江的税收比例高达86.4%,山东有点难以企及,山东省的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比例仅只有71%-73%之间的。

所以山东省还需加油,毕竟经济规模(GDP)要高于浙江不少,但在财税和资金总量上已经被浙江拉开了不少距离。作为一个经济大省,资金产出和流入、财税的创收,才能体现经济活力和潜力。

我们再来看看省内各市的表现如何。

省内三个核心城市青岛、济南和烟台表现各异。济南发挥比较稳定,增速3.7%,地方财政收入总额超900亿元。

青岛虽然也恢复了增长,但增速仅只有1%,在和同档城市宁波、郑州、无锡等市的竞争中落于下风,增速偏慢。而且青岛税收比例只有71.7%,作为副省级城市实在是偏低,少于75%其实就是不合格的。还是因为税收太少,所以只能征收大量非税来填充财政。

烟台的税收比例就更低了,仅只有69.1%,在全省排在倒数几个,财政质量堪忧。所以别看烟台一般预算收入总额高于潍坊不少,分别是610.1亿和573.4亿元,但要是看其中税收,烟台仅只有421.6亿元,潍坊425.5亿元,潍坊反而要高于烟台。要知道烟台GDP是要高于潍坊近2000亿元的,财税和金融存贷款都不占优势,烟台的经济质量急需提高呀。

省内表现最为优秀的是菏泽和临沂,2020年两市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分别高达7.2%和6%。菏泽这几年来发展比较快,虽然基数较低,但发展势头还是不错的。

而临沂一直保持着省内财政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临沂的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比例高达83%,全省第一,也是唯一高于80%的城市。这也是临沂能够发展出比较繁荣的民间经济的原因之一,各类杂费较少,有利于营商环境的改善。

另一个小城市日照发挥也算是稳定吧,增速3.5%。唯一缺憾就是税收比例下跌,跌出了80%。原本日照和临沂一起高于80%的,省内唯二的城市。但对于一个普通地级市来说,78.9%的税收比例已经算是较高质量的。

全省整体稳定,但还是有两个城市继续负增长,枣庄不但是一般预算收入总额全省垫底,还是负增长4.4%,所以和前面各市的差距是越来越大了。枣庄的房价涨势喜人,但这经济跟不上节奏呀!

淄博数据还未出,但从2020年前11个月的表现来看,继续负增长是难以避免的了。1-11月淄博一般预算收入增速-11.7%,就靠12月单月想要拉回损失几无可能的。所以很有可能还是在-10%左右,淄博的经济运行应该是碰上了较大挫折,才有这样大幅度的下降。

具体数据请看下表:

欢迎关注,精彩数据每日放送!

淄博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速由负转正相关阅读:

淄博消费物价低位运行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1.9%

鲁中网淄博4月25日讯(记者 孙晨 通讯员 赵寅)今天,鲁中网记者从淄博市统计局获悉,一季度,淄博市经济运行情况总体平稳,其中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完成99.2亿元,增长0.3%,由负增长转正增长。全市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1.3亿元,房地产市场回暖明显。而受蔬菜与肉类价格持续走高影响,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9%,较上年末提高0.8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4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5%,增速分别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提高1.5个和0.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4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02亿元,同比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420.2亿元,同比增长8.4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由上年同期的2.3:55.5:42.2调整为2.4:53.1:44.5。

工业生产稳中有升 建筑业产值增速由负转正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增幅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提高1.7个和0.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 39个行业大类有31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9.5%;从产品产量看,206种工业产品中有128种产量增长,增长面达62.1%,比上年末提高2.1个百分点。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完成99.2亿元,增长0.3%,扭转了自去年一季度以来持续负增长的局面,增幅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提高13.4个和5.9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房地产市场明显回暖

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1.3亿元,同比增长11%,增幅比去年全年回落2.6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增速0.4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回升势头明显,一季度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3.5亿元,同比增长15.8%,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8.0%和50.6%,均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

消费市场运行平稳 对外贸易全面转增

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0.8亿元,同比增长10.4%,增幅较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水平0.6个百分点。全市23类批发和零售类商品中有15类实现增长,升级类商品旺销,汽车类、文化用品类、家具类同比分别增长11.1%、20.5%和169.1%。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11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出口额78.1亿元,增长2.1%;进口额32.8亿元,增长20.9%。

财税运行质量提升 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12.3%,增幅同比提高9.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23.6%,税收占比达到69.7%,占比幅度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全市国、地税收入合计达127.8亿元,同比增长19.9%,增幅较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其中,国税收入增长17.8%,地税收入增长23.3%。一季度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996.4亿元,比年初增长225.1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708.4亿元,比年初增加79.4亿元,同比多增13.6亿元。

消费物价低位运行 工业生产价格降幅收窄

一季度,受蔬菜与肉类价格持续走高影响,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1.9%,较上年末提高0.8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价格除居住类、交通和通信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同比下降外,其他均呈现上涨。一季度,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和购进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下降6.9%和10.0%,降幅分别比上年末收窄1.7个和1.4个百分点。

据统计部门分析,综合来看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在运行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为投资增速偏低、项目建设带动能力仍显不足。当前企业投资比较谨慎,投资额与项目数均不理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低;主动转调带来的阶段性压力依然较大,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生产经营持续低迷;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内需仍显疲弱,生产领域的通缩问题没有明显缓解。国内消费温而不火,缺乏持续有效的消费热点支撑。对外贸易方面,主要出口市场需求不旺。

随着全市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推进,全市的经济结构和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的新兴动力进一步增强,经济运行趋稳回升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初步判断,上半年全市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格局。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