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文章 2023-04-20 9人已阅读
大运会市民推广代表黄美英八十余岁了,依旧是色泽清亮的长青岁月。但在大运氛围的影响下,她决定利用自己“玉苑姐妹花”成员的身份,向社区的同龄人传播成都大运会的意义,带领大家为大运会做宣传,她想让身边的人都认识大运会,爱上大运会。这已经成为黄美英的生活日常。大运会选择了成都,她选择了宣传和推广大运会,准备以百分百的热情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这其中,大运会将成为成都打造世界赛事名城的关键节点。让所有来宾体验到成都的美好生活,感受到成都的幸福味道是成都大运会市民推广大使的共同使命,他们将作为幸福美好生活的深度体验者,为成都打造世界赛事名城助力。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成都大运会即将迎来倒计时100天。今天,大运会官网出品倒计时100天主题片《100%》。该主题片以真实人物和故事为原型,聚焦普通大运人物,既有百分百热情的社区“共享奶奶”、百分百爱心的后勤“柔情钢铁侠”,也有百分百坚持的“大山跑者”、百分百初心的马来西亚乒乓运动员,更有百分百情怀的让传统技艺闪耀世界的蜀锦守护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百分百,当他们有了追求卓越的决心,就注定不平凡;当他们加起来,就不止是百分百。
社区“共享奶奶”
用百分百热情,做国际“奶奶”
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片《100%》剧照
大运会市民推广代表黄美英八十余岁了,依旧是色泽清亮的长青岁月。黄美英平时的爱好就是跟“社区姐妹花”们唱歌跳舞。但在大运氛围的影响下,她决定利用自己“玉苑姐妹花”成员的身份,向社区的同龄人传播成都大运会的意义,带领大家为大运会做宣传,她想让身边的人都认识大运会,爱上大运会。这已经成为黄美英的生活日常。
她在孩子们的课后为孩子们讲述大运会的故事,教孩子们认识大运会的标识,将大运宣传融入孩子们的课后生活。大运会选择了成都,她选择了宣传和推广大运会,准备以百分百的热情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
成都的“大运奶奶”“大运阿姨”不止这一位。在成都市温江区岷江村,还有一群农村妇女们聚到一起学习英语,她们期盼着在大运会到来的时候,能为外国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
在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已经全面展开,“三城三都”的建设正在火热进行。这其中,大运会将成为成都打造世界赛事名城的关键节点。让所有来宾体验到成都的美好生活,感受到成都的幸福味道是成都大运会市民推广大使的共同使命,他们将作为幸福美好生活的深度体验者,为成都打造世界赛事名城助力。
跑出大山的孩子
用百分百的坚持,跑进大运
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片《100%》剧照
从田野到世界赛场,2021上海半程马拉松男子冠军、马拉松国家级运动健将王壮把奔跑交给时间,不断精进、超越自己。
王壮出生于农村,从小跟着父母去田里干农活,奔跑在乡村的土地上,对跑步的热爱便扎根进了他的心里。母亲的支持让他坚持着自己的体育梦想,从大山奔向更大的舞台。
考进大学后,不断奔跑的他在两年里跑了一万公里。2022年,他在那时获得了入选国家队参加大运会的机会。
在青春岁月里成就梦想的不止王壮。在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里,青春风暴刮起、梦想展翅飞翔。19岁的谷爱凌在成都“金针菇”上练出制胜一跳;川妹子黎禹汐挑战钢架雪车化身冰雪“孤勇者”;“邹敬园十字”成为吊环动作的名字……年轻的他们在梦想的赛道上前行,以青春的名义宣告:未来定会成就梦想。
大运“柔情钢铁侠”
用百分百的爱心,坚守岗位
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片《100%》剧照
在大运赛事背后有一群“钢铁侠”,他们风雨无阻地为大运会提供保障,妥善推进各项筹备工作。
成都大运会龙泉驿赛区后勤保障工作组综合协调组副组长谭元莉从住宿、餐饮、交通等各个方面,为整个赛区近万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提供全方位的后勤保障服务,每天要接打近百个电话。繁忙的任务让她承受了更多的责任,但百分百的爱心,让她充满了能量,把大运运动员的准备工作都做得细致入微。
如谭元莉一样,成都大运会的台前幕后,还有成千上万扎根一线的城市英雄。他们在竞赛场馆里,在志愿岗位上,在计算机房内,在采访路途中……倾情大运赛场,他们保驾护航。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事业是需要坚持的,这群默默奉献的大运人,在属于成都大运会的这一页,写满了“理想”和“坚守”。
蜀锦守护者
用百分百的情怀,让传统技艺闪耀世界
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片《100%》剧照
坚守几十个春秋,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所长胡光俊一直致力于蜀锦的传承和推广。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同时,他始终在尝试突破创新。
与大运会合作制作奖牌绶带的过程中,胡光俊面临“2厘米宽的蜀锦上,做四色渐变的标识”的高难度技艺要求,他以百分百的情怀,带着工友们加班加点,终于制作出了精妙绝伦的蜀锦绶带,让全世界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时代画卷的笔墨落在天府之国的画纸上,无论是奖牌还是绶带,文化传承者们都有一个目标——通过现代美学与传统技艺巧妙融合,为世人呈现一个精美又有内涵的大运之礼。让世界青年大学生在成都感受中华文明、中国文化,吸引世界青年了解和向往中国,向全世界讲述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时代、青春之梦想。
外籍乒乓运动员
用百分百的初心,追逐乒乓梦
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片《100%》剧照
马来西亚运动员薏琳在7岁时就开始接触乒乓球,至今已经与乒乓结缘近20年。自小就展现出乒乓天赋的她,曾经是马来西亚国家队一员。完成高中学业后,薏琳想要继续从事喜爱的体育事业。这一次,她选择了成都体育学院,远渡重洋来到成都,成为小球系运动训练专业2019级本科生。
训练中,她对自己的梦想一度产生质疑。低谷时,她回想起了自己孩童时对乒乓运动纯粹的热爱。在身边老师同学的鼓励下,她怀着这份初心继续追逐自己的体育梦想。她在成都找到了自己未来想要深耕的体育产业方向,并为之不断奋斗,期待着成就梦想的那一天。
体育,是连接世界的宽阔桥梁,是对话世界的共同语言。来自各国的体育健儿们,期待着今年盛夏的相会,这一切都将成为全球共享的记忆符号。
倒计时100天
用百分百的期待,向世界发出邀约
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片《100%》剧照
趁年轻,拥抱青春梦想;以热爱,汇聚青年力量。大运赛场内外,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属于自己的“百分百”——教练员用百分百的严格训练着大运会运动员;大运会的啦啦队用百分百活力激情感染赛场;安防人员用百分百的投入仔细排查,确保场馆百分百的安全;运动员们用百分百的拼搏刻苦训练,点燃赛场上的百分百的热血……
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片《100%》剧照
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大运人以百分百的热情与期待向世界发出盛情邀约,“成都成就梦想”的精彩与激昂,将在赛场燃放,照亮未来。
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片《100%》剧照
来源: 新华网
成都大运会倒计时100天相关阅读:
当成都“遇见”大运会:注定不同 必定精彩|出圈
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4月19日,成都大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回顾近来重点事件,成都的脚步正在加快,世界与大运会的距离越来越近。
4月7日,成都大运会世界转播商大会召开。成都向海内外转播商发出邀请,将向全世界亿万观众呈现开闭幕式、赛事精彩盛况以及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
3月28日—3月31日,成都大运会代表团团长春季会议在蓉举行。
3月底,成都完成大运会筹备工作的一次“大考”。成都大运会代表团团长春季会议(以下简称春团会)在成都召开,33个代表团来到成都实地考察,给出成都大运会“注定不同,必定精彩”的赞赏。
当成都“遇见”大运,有哪些不同之处?又将呈现一场怎样的精彩盛会?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大运会身上有多个“首次”标签,国际社会的期待值非常高。正是这些独特之处,赋予了成都大运会“必定精彩”的内涵。
随着一个个里程碑事件的抵达,成都大运会正式进入最后的“冲刺期”,一切正在高效快速运转中。
“ 7月28日,成都,准备好了。”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与大运会已经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正在全力办好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大运会,真诚待客来。
当大运会“遇见”中国西部城市:
碰撞出多个“首次”
成都接过大运会的“接力棒”,意义非同一般。
2023年 2月18日,全面推进成都大运会筹办决胜攻坚动员大会举行。办好大运会成都服务“国之大者”、落实“省之大计”的重要检验。
成都大运会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国举办的首个大型综合体育赛事和重要的文化、体育、外事活动,是成都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的重要检验。同时,成都大运会是我国疫情进入“乙类乙管”阶段后,首个面向全球的文化体育国际交流重大活动;是继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之后,中国承办的又一场世界级体育赛事。
对于中国西部来说,这也是首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特别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正在努力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成都已成为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区域之一。世界青年的到来,将是一群“朝气的力量”遇见一片“活力的热土”。
2023年3月20日至22日,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主动出击前往福建厦门开展考察交流活动,并联合成都市体育局举办体育产业建圈强链招商推介会。
与此同时,今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拉近了国家之间的距离,在十周年之际,成都大运会汇聚世界青年力量,将继续扩大与深化中国的“国际朋友圈”。
“在两次延期之后,世界青年对这次盛会饱含期待。他们将近距离感受中国西部城市的活力,将第一次大规模与千年巴蜀文化进行面对面接触。”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4年的等待,国际社会对本届大运会的期待值非常高。
当79个代表团“遇见”成都不懈努力:
成都完成大运会“初审”
春团会是成都大运会赛事筹办的里程碑事件,也是主办城市和代表团最重要的赛前交流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春团会是国际社会对成都大运会筹备情况的第一次“初审”。
春团会参会代表团考察大运村
本届春团会不仅规模大,而且规格高。来自五大洲的79个代表团中,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南非等33个代表团线下齐聚成都,46个代表团通过线上方式参会。这是成都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外国代表团;同时,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等7名常委和秘书长艾瑞克·森超等20名国际大体联官员全程参与,为历届参加代表团团长春季会议最高规格。
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成都市射击射箭运动学校……代表团和国际大体联实地考察了27个比赛场馆和大运村。
成都大运会运动员村(图源:米克)
他们对成都大运会的场馆建设、空间分配、实施设备、流线设计等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成都大运会的场馆设施是世界级的,不仅符合国际标准,也体现了中国风格和巴蜀特色。成都大运会交出了“大考”的漂亮答卷。
“49个场馆均按照国际标准完工,并通过了测试检验。同时,我们还科学布局了19个兴奋剂检测站,全力保障每一轮比赛都公平公正。”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组委会成员单位全力支持下,四川举全省之力支持成都扎实做好大运会筹备工作,形成省市区高效协同机制,克服了重重困难,高质高效推进各项筹办工作。
当春团会“遇见”千年东方古城:
开启一场中外文化互鉴
筹备一场国际赛事,需“硬实力”与“软实力”并存。成都这座城市准备好了吗?
大运会青年志愿服务清单发布
春团会期间,雷诺·艾德在成都街头偶遇的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在成都的望平坊,雷诺·艾德遇见了一名在川大就读的留学生李艾利。“我们都已经注册成为了大运会的志愿者,希望全世界的朋友们届时都能够有好的表现……”李艾利告诉雷诺·艾德,他已经在成都居住了7年,成都有很多极具天府特色的美食与文化。
这样一场世界级盛会,从来不只是比赛,而是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交流,超越了国家与民族,是人们对美好世界和未来的追求。
国际大体联官员考察成都
为了进一步了解办赛城市,国际大体联官员与代表团打卡了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东门市井、望平坊、大运博物馆、宽窄巷子、太古里,还来了一场“夜游锦江”。
东门市井的剪纸铺、漆器铺、瓷胎竹编铺,望平街的咖啡和酒吧,太古里的时尚与古典,夜游锦江的夜风拂面与灯火阑珊……成都这座历经4500年文明史,2300年建城史的城市,向四海宾朋展示着东方古城的独特魅力。
法国代表团团长DUNG Xavier对夜游锦江印象深刻,“我要把这里的美景都带回巴黎,给我们的团员看,让他们今年夏天也过来一起参赛并游览成都!”,“无论是我们看到的变脸表演,还是品尝的春茶,这些极具成都特色的文化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成都的真诚与热情得到了回应。国际大体联技术委员会主席Oehrman相信,成都大运会赛时所有的队伍都会受到成都人民热情的欢迎。
波兰代表团官员普赞·欧根纽什对记者表示,今年夏天波兰计划派出包括运动员、官员和教练约300人的团队来到成都参加射击游泳等项目。除了想要获得奖牌,他们还希望接触地道成都文化,交到更多朋友。
在这场中外文化的互鉴中,世界青年与成都市民还将收获一系列的精彩“遇见”系列活动,包括“乐动蓉城·唱响大运”青春歌会、成都城市运动生活节、“遇见大运好声音”全球宣讲活动等。
当一场国际赛事“遇见”一座城:
能留下什么城市遗产?
举办一次体育盛会能给一座城市带来什么?“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这是成都大运会的办赛目标。
今年成都市两会,成都大运会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强调,坚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最大程度放大赛事综合效应,让大运场馆、大运文化、大运精神造福全市人民。
对于这座城市的市民来说,马上能享受到的福利就是更加专业和完善的体育设施。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设施,将成为大运城市永恒的印记。
东安湖体育公园(图源:吕国应)
早在2021年4月,成都49座新建、改扩建体育场馆全部完工。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高新体育中心……新建的13个现代化综合体育场馆造型惊艳、设施先进。36座老旧场馆按照国际A级标准进行改造“重装上阵”。大运会结束后,位于成都大学的大运村将用于校园教学,继续发挥其功能。
以青白江体育中心为例,这里室外运动场地配有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体育场地17处,常年向市民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举办了百村篮球赛等多项全民健身活动。
体育改变一座城。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携手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体育局,举办“科技赋能,智慧大运”成都大运会科技成果推介对接专场活动暨大运会科技类机会清单发布会。
根据《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纲要》,到2025年,建成世界赛事名城。与世界赛事名城相匹配的赛事体系基本形成,每年举办国际和全国高等级赛事50项以上,体育赛事成为成都发展“新名片”。世界赛事名城特色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对优雅时尚的城市精神塑造,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更加彰显。
2022年成都体育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每人年均体育消费支出超2700元,位居全国前列,体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23年,随着成都大运会的举办,国际赛事将引领城市跨越发展。
成都大运会火炬走进校园
“大运会给一座城市带来丰厚的遗产,比赛场馆不仅供赛事相关人员使用,也能让全体市民共享。”在大运会遗产的利用上,艾瑞克·森超透露,国际大体联将和成都方面共建大运会数字博物馆,面向全球青年学生开放。
“我们是真心待客来。”成都大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4年不懈努力,成都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欢迎八方来客。世界对大运会翘首以盼。今夏的成都大运会“注定不同,必定精彩”。
图片来源:成都大运会官网(资料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游戏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