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机后4孩童如何丛林生存40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在线下载 > 软件资讯 > 热门资讯 > 正文

坠机后4孩童如何丛林生存40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任务文章 2023-06-11 14人已阅读

详情

坠机后4孩童如何丛林生存40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鲁滨逊漂流记》可谓是近年来中文互联网上风靡一时的“种田文”小说鼻祖,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和妙趣横生的描写,为读者构建了一幅“近代版荒野求生的图景”。这不,就在昨天,哥伦比亚一架两周多前失事的飞机被找到,令人吃惊的是,历经了17天的时间,飞机上四名儿童竟然奇迹生还!要知道,这四个孩子里,最小的只有十一个月!坠毁后发生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被发现而得以重返“文明世界”的?这不,根据外媒报道,两周多前的当地时间5月1日,一架载有7人的塞斯纳206飞机从哥伦比亚亚马孙省的阿拉瓜阿拉市飞往瓜维亚雷省的圣何塞市,途中因发动机故障而坠落。坠机后4孩童如何丛林生存40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鲁滨逊漂流记》可谓是近年来中文互联网上风靡一时的“种田文”小说鼻祖,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和妙趣横生的描写,为读者构建了一幅“近代版荒野求生的图景”。

有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依笔者来说,这句话应该是“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远高于艺术”。这不,就在昨天,哥伦比亚一架两周多前失事的飞机被找到,令人吃惊的是,历经了17天的时间,飞机上四名儿童竟然奇迹生还!要知道,这四个孩子里,最小的只有十一个月!

飞机为什么会坠毁?坠毁后发生了什么?这群堪称“鲁滨逊现代青春集体版”的孩子,是怎么活下来的?他们又是如何被发现而得以重返“文明世界”的?

飞机失事,奇迹生还

众所周知,在所有的客运交通工具里,飞机既是最安全,又是最危险的一种。这里面有两层原因。纵观各路新闻报道,“车祸、火车脱轨或者轮船沉没”的消息可谓层出不穷,相比之下飞机失事的新闻,实属寥寥。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飞机的安全系数之高。但另一方面,只要有飞机坠毁的事故出现,通常的新闻标题都是“全军覆没”,“无人生还”。所以说坐飞机最危险,也无可厚非。

中国有句古话说“世事无绝对”。

这不,根据外媒报道,两周多前的当地时间5月1日,一架载有7人的塞斯纳206飞机从哥伦比亚亚马孙省的阿拉瓜阿拉市飞往瓜维亚雷省的圣何塞市,途中因发动机故障而坠落。

搜救队在历经两个多礼拜的搜查后,以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与不懈地努力,等来了“奇迹”。此前,在经过连日的搜寻后,救援队已经找到了飞行员和两名成年人的尸体。

按照常理来说,成年人都不能幸免于难,身体脆弱,骨骼还未发育完全的孩子绝没有生还的可能。

但就在5月17日,在人海战术 地毯搜索的策略下,哥伦比亚政府真的找到了四个孩子,他们在事发十六天后,找到了全员存活的他们。其中最大的幸存者13岁,剩下的分别为9岁,4岁。最小的仅有11个月。

前文中我们刚说到飞机事故中的生还概率小,为什么这次4个孩子能活得整整齐齐?根据推测,可能是以下几点因素,共同造就了这个奇迹般的结果。

首先,飞机残骸被发现时处于“倒置”的状态,正常情况下的坠机,都是直挺挺砸在地面,失事飞机之所以呈现出这种“姿势”,很有可能是因为机组人员在临终前所做的迫降努力,减小了飞机的冲力。

其次,据报道说明这是一架仅载7人的飞机,只有可能是小型飞机。我们都知道哥伦比亚地处南美,热带雨林面积广阔。而南美的热带雨林由于终年雨水充沛气候适宜,往往树大根深十分茂密。

或许飞机在迫降时不断与茂密的雨林接触,减缓了下降的重力势能,把坠地的伤害减到最小。

再根据新闻报道,成年遇难者中中有一位女性,和孩子们是母女关系,我们常说“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或许在危机重重的时刻,是母亲舍身救险,保住了孩子们的性命。

最后,可能有人会问:“那小孩全部没事,大人为什么全部遇难了?”

关于这一点,有可能是由于大人体重大惯性也大,小孩质量轻,所受惯性冲击也要小些。

人类的赞歌

那么,幸存下来的四个孩子,又是如何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了十六天的?

首先,他们能够幸存,和出身与童年经历有关。据了解,这几个幸存者都是维托托族。

维托托族是一个生活在哥伦比亚的印第安部落,他们以渔猎、采集见长。

以一个家庭作为最基本的“政治单位”,学会野外生存,是他们从小必备的技能。

所以他们能够在丛林中如鱼得水,在瘴气中不受影响,在琳琅满目的果实之间选择出无毒的果实。

其次,他们应该是捡到了之前携带上飞机的行李箱,这群孩子在生存过程中不仅采集野果,自给自足,而且借助了一些工具。

因为根据现场传递回来的图片,他们用奶瓶给小婴儿喂食,尽可能把他照顾周到。

最重要的是,他们一定是极富勇气,团结一心的。

因为就算日常做了再多所谓生存训练,一旦遇到真正危机的情况,就算几个成年人在一起都未必能够镇静下来,加上刚刚还活的好好的亲人突然离世,孩子们的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他们终归是互相鼓励着挺过来了,不仅在精神上克服了亲人离世的阴影,还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丛林里活下去。

为了活下去,几个孩子团结协作,他轮流照看那个最小的孩子,其余时间利用行李箱中的剪刀、发带等工具为自己搭了一个“避难”的简易窝棚,让自己在深夜里有个栖身之所。

他们自己也没有料到,这个窝棚会成为获救的转折点。

正是因为他们搭建的窝棚,才让救援人员确信还有人存活,最终找到他们,四个孩子终于结束了他们长达十六天的“野外生存”,成功获救,回到文明社会的怀抱。

不过对于飞机失事的原因,相关人员并没有透露过多,要想知道详情,还得等待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和报道。

事情一出,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广泛讨论。不少人言之必称其为“上天的奇迹”。

笔者认为,相比于所谓上天的奇迹,不若称此事为“人类的赞歌”。

试想,如果飞行员没有在失事边缘紧急迫降殊死一搏;如果没有那位遇难的女士坚如磐石的母爱护住孩子周全;

如果没有族老小时培训这些孩子野外生存技能;如果没有孩子们危难之际的相互鼓励和团结协作;如果没有救援人员夜以继日,不肯放弃的长达两个礼拜的搜救···

如果没有这许许多多人的的帮助,这四个孩子能在蛇虫鼠蚁多不胜数的热带雨林中全身而退吗?必定是不能的。是人类,是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而造就了这个结局。

简而言之,这个事件,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勇气的赞歌。

坠机后4孩童如何丛林生存40天?相关阅读:

空难唯一幸存者:17岁少女从3000米坠落,穿越亚马逊雨林10天幸存

自飞机发明以来,坠机、空难等悲痛事件在各国都时有发生,一旦遇难几乎无人生还。可在1971年的一场飞机空难中,一名17岁的少女从3000米的高空坠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还在亚马逊森林中独自求生10天,最终获救。

她为何能幸运地在空难中存活?又凭借着什么本领在危机四伏的森林中求生自救?

圣诞将至,本该团聚的家人却因空难阴阳相隔

1971年12月24日,17岁的德籍秘鲁少女朱莉安和她的母亲玛利亚,踏上了秘鲁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班,由于工作原因夫妻二人分居两地,所以她们打算在圣诞节前夕与远在德国的朱莉安父亲——汉斯威廉团聚。

在购票之前,朱莉安的父亲就提醒她的母亲,一定不要购买秘鲁一家航空公司的机票,因为他了解到那家公司不仅规模不大,而且口碑向来不好。那家航空公司自1964年开始运营以来,就在1966年4月27日和1970年8月9日发生了两次空难,短短7年时间两年次空难,安全程度实在是令人担忧。

可朱莉安母亲却没有听劝,依然购买了那家公司的机票,并不是她想与丈夫对着干,而是因为平时的她工作繁忙,购买机票的事情一拖再拖,临近出发她才想起购票,但节假日客流量大,其他航空公司的机票早就售空,只有那一家公司有票在售。

着急想回家的她无奈之下才选择了这家公司,更何况,空难这种事情在朱莉安母亲眼中压根没有那么恐怖,毕竟这种事情发生到自己的头上几率太小了,所以她们母女二人就拖着行李上了那家公司的飞机。

1971年7月21日正午时分,朱莉安母女乘坐的航班从豪尔赫查韦斯国际机场起飞,不一会飞机就穿过云层,飞上了6000多米的高空。在飞行过程中,航班的一块必经飞行领域却出现了暴雨雷区,本该绕行去安全航线的机长为了使飞机不在节日当天晚点,决定碰碰运气,放弃绕行路线,直接穿越危险的雷区。

一路上气流使飞机颠簸得十分厉害,窗外黑云密布,雷鸣和闪电近在咫尺,乘客们都害怕极了,纷纷祈祷可以平安度过雷区,就在飞机飞行了整整20分钟即将穿越雷区时,意外却发生了!

一道闪电不偏不倚地击中了飞机的左外引擎,机体在短短几分钟内就燃起大火,黑云和黑烟混在一起,雷鸣声和机舱内乘客的混乱声交织错杂,这一刻如同世界末日。朱莉安母亲看着这一切恐惧又后悔,她后悔没有听丈夫的意见而选择了这家公司的航班,更加恐惧自己和女儿的生命就这样走到了尽头,她嘴里喃喃自语道:结束了,这一切都结束了。

这句话也成了朱莉安听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飞机开始急速下坠,在距离地面3000米的距离时机体开始分崩离析,母亲以及飞机上的乘客都因为气流和重力的原因纷纷甩出了座椅,只有朱莉安还被牢牢地绑在座椅上,与座椅一起垂直落下,慢慢的朱莉安也因为高速下坠对大脑影响失去了意识。

当朱莉安再次醒来发现自己竟然意外地活着,就连她自己也觉得这是不是死了以后的回光返照。剧烈的疼痛将她一秒拉回现实,这并不是回光返照而是真真切切地活着!

她清醒时发现周围有很多折断的树枝,所以,她奇迹般活下来的原因也可想而知了。朱莉安在3000米的高空坠落之后,座椅对气流有反冲效果减缓了下坠的速度,而她又十分幸运地掉落在了亚马逊森林的树冠之上,在许多树枝的缓冲保护下让朱莉安捡了一条命。

不过她的锁骨断裂、肋骨骨折、小腿也严重划伤,情况糟糕至极,她艰难地站起身环顾四周,地上有散落的飞机残骸、人们掉落的证件、还有几具遇难乘客的尸体,朱莉安想寻找母亲却怎么也找不到。

奇迹生还,凭借野外求生知识最终自救

出于对活下去的渴望,朱莉安决定凭借父亲教她的野外求生技巧,在亚马逊森林中寻求救援,尽管概率很小自己也打算试一试,她捡起周围的树枝当做拐杖,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废墟中找到了一包糖,便开始了自己的求生计划。

朱莉安始终记得父亲说过的一句话,如果在野外一定要找到河流,并且要沿着它顺流而下。所以她明白,越接近水源的地方自己得到救援的概率越大,而且有不少来亚马逊探险的人都会选择在水源附近安营扎寨,自己最需要做的就是尽量找到河流,向河流下游前进,逐渐靠近人类的活动范围。

在求生的艰难旅途中,朱莉安没有食物和水只有一包糖,不过这可难不倒朱莉安,她凭借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生物知识在沿途采集果实饱腹,她可以分辨出哪些植物可以吃哪些不能吃,遇到不认识的植物时她也十分的谨慎,尽量与其保持距离避免中毒的风险。

可在森林中最危险的不是有毒的植物,也不是体型庞大的猛兽,而是毒蛇、蜘蛛和苍蝇等具有危险性的动物。在亚马孙森林中猛兽数量相对较少,人被吃掉的概率也相对较低,就算遇到了朱莉安也可以爬到树上躲避,可这些小动物就不容易防范了,一不小心被咬到就会要了她的小命。

在寻找河流的道路上,她还发现了好几具同样被绑在座椅上的乘客的尸体,朱莉安很庆幸自己可以活下来,也更加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在空难后的第三天,她隐约听到了水流的声音,成功已经近在咫尺。

她跑向河流先喝了几捧干净的水,便开始沿着河流向下走,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掌握的所有求生技巧都派上了用场,朱莉安时不时地会抛出石头来探路,躲避危险的毒蛇,也会经常观察自己的身体上有没有攀附蚂蚁和蜘蛛。

由于没有药品,她的伤口已经开始发炎溃烂,有些受伤的地方甚至长出了蛆虫,不过好在朱莉安找到了一条人们遗弃的小船,用小船上仅有的物资给伤口进行了清理和包扎。这条小船的出现也让她看到了希望。

沿河流求生的第十天,朱莉安惊喜地发现了一间伐木工的小木屋,她赶忙跑进屋内停留下来休息,同时期待着有人可以发现她。第二天,伐木工来到小木屋工作发现了落魄不堪的朱莉安。伐木工给朱莉安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水并且重新处理了她的伤口,经过短暂的照顾之后,伐木工还是决定将她送往附近的村庄。

在村子里,她遇到了好心的飞行志愿者,志愿者将朱莉安带去了更大的医院进行治疗,医院在得知朱利安的情况之后赶紧通知了朱莉安的父亲,他们父女二人终于在医院得以相见。

朱莉安痊愈之后便和父亲一起跟着救援队再次来到空难地点寻找遇难的母亲,在飞机失事的第十九天,搜救队才找到了朱莉安母亲的遗体。经过法医检验,朱莉安母亲的死亡时间并不是在12月24日,而是在飞机空难之后还活了几天,最终因伤势过重才离开人世。

经统计,不只是朱莉安母亲没有在空难中立马去世,好几位乘客都与她一样都是因为伤势过重而死,朱莉安也成了91人中唯一的幸存者。

虽然1971年的空难过去已久,朱莉安的野外求生也成了佳话。但2022年3月21日的空难事件成了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灾难不仅带走了人的生命,同时也摧毁了无数个家庭,希望空难事件不会再发生,也希望每个家庭都可以幸福团聚。

参考资料:知网 波音空难与飞机失速

作者:阿酒 校稿编辑:李子

相关资讯